红壤区水土流失识别诊断与系统治理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24-11-12
奖励类别及等级: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完成人:谢颂华;郑海金;宋月君;于书霞;黄金权;涂安国;胡建民;李洪任;喻荣岗;史志华
获奖时间:2024年9月
项目简介:项目紧紧围绕典型地类水土流失精准识别-科学诊断-系统治理技术的迫切需求,针对水土流失识别诊断与系统治理长期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实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国家、省部等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以红壤区中心地带的江西省为案例,开展了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成果如下:(1)在国内外首次系统诊断了坡耕地、果园、林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以及崩岗侵蚀5种典型地类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特征,首次创新性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需求度指标概念并创建了其计算方法,揭示了社会经济系统各变量与水土流失的形成和治理的耦合关系,阐明了区域水土流失形成与治理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突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和完善治理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红壤区水土保持监测识别与系统治理技术体系,突破了水土流失多尺度多要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识别关键技术,集成了基于“泥沙阻控-雨水资源利用-时空对位配置”的红壤丘陵旱坡地农业水土资源调控关键技术,解决了红壤区典型地类水土流失监测与治理技术单一、粗放、低效等问题,显著提升了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水平。(3)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生态与生产功能权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和实现途径,丰富和完善了生产与生态权衡下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红壤区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与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