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重要论述》特稿(三)】江西:生态优先 系统治理
阅读量: 来源:厅宣传报道组 时间:2023-10-08

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水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中最灵动、最活跃、最核心的元素,也是绿色江西最出彩、最重要、最点睛的承载因子。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生态优先,以系统治水绘就水美赣鄱崭新画卷。

理念先行 气象万千

朗朗晴空,浩浩碧水,民生之要,百姓之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5年,省水利厅研究制定《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清晰绘制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和目标任务。2016年,印发《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江西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从夯实防洪、供水、生态“三大安全工程”,强化水资源红线、河湖管理、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节水、应急监测“六大管理”,深化水权、河长制、工程管理体制、市场化机制、科技创新“五大改革”等方面(简称“365行动”),确立了“十三五”期间我省治水管水路径。“十四五”开局之年,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更高认识上,制定出台“《江西省推进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简称“新365行动”),继续高举生态文明大旗,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为我省“十四五”期间更深层次系统治水管水明确主题、目标和方向。同时,抓好《水法》《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积极推动《鄱阳湖流域管理条例》立法,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保障。

理念先行,行思致远。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已融入我省水利规划、建设、管理、改革的各个环节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江西水利事业脚步铿锵,水利工作呈现万千气象:连续五年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打造出河长制“江西经验”、水土保持“赣南模式”,成功创建78座绿色示范电站,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109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836个,推出抚河流域生态治理、百里昌江、南昌赣江风光带等一批示范流域或河段,以及上犹园村、宜黄曹山村等一批生态宜居的水美乡村,水利工作与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相得益彰。

综合施策 山河披绿

青山如黛,碧水逶迤……潺潺水声唱响武宁长水仲夏柔情。

“我现在改做高山野茶加工,比之前收入翻了一倍多。”长水村村民张绪红边捻揉茶叶边高兴的说,“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实实在在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财富和幸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水靠着砍伐林木为生,久而久之,将涵养水命脉的山林破坏了,山成了秃山,水裹挟着是山的命脉的土壤泛滥而下,成灾为害,长水深受水土流失之苦。

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长水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应势实施,护水、增清、用绿,村民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之路。

一个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折射的是江西用系统思维统筹治水、治山、治林的生动实践。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重要途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带领军民在赣南苏区开展了“走沙山”治理活动。多年来,江西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百姓命脉的水土、保美丽江西的绿色底色、保赣鄱人民幸福的源泉靠山。

聚力遏制增量。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实行最严格的“三纵五横”监管体系,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近1.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持续双降。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优秀等次。

千方百计削减存量。十八大以来,开展了上犹县园村、宁都县勾刀咀等9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打造了全国5个试点之一的赣州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崩岗治理“赣南模式”和废弃矿山修复“寻乌经验”,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同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全国省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平台,即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和南丰农村生态水利科研示范基地。

山水汇合地,人烟繁盛处。“综合治理”培育和发展了全省果树和乡村旅游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重点治理小流域内新建高效种植基地450个,助力3.65万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密实治理 碧水清流

赣西,湘东萍水河段,远山叠翠,近水含烟。岸边“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碧水清流”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当地河长办负责同志邹勇说,“曾经是‘我要逃离湘东’,现在是‘我要回湘东’”。

改变,与湘东系统推进萍水河治理保护紧密相联。湘东区以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将治理与城镇化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水环境整体提升等相结合,重现一河碧水,两岸青山。

河湖管护,机制先行。2015年11月,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党政同责的全域河长制。2017年5月,提出以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2018年5月,实施湖长制。2020年,颁布全国首部河湖长制工作的省级地方标准。2022年1月,全面部署幸福河湖建设。7年来,落实各级河湖长2.5万余名,同步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体系,“河小青”志愿者、民间河长、企业河长参与河湖管护。近年来,江西河湖长制工作3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宏观布局,微观落子。以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治理为重点,加快大江大湖治理。实施五河及支流防洪治理,消除病险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加强城市防洪排涝、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推进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江河安澜。以问题导向,强化河湖治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以“清洁河湖水质、清除河湖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2017年开展消灭劣Ⅴ类及Ⅴ类水专项整治,2018年启动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十大行动,统筹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与此同时,探索长效机制,与周边6省建立联防联治机制,签订《跨省流域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开展联合巡河督导,推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多员合一”生态综合管护等。7年多来,共整治河湖突出问题1万余个,河湖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修复水脉,振兴乡村。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截止目前,全省108条(段)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宜黄县、靖安县、湘东区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明显。全省四批次8个县被列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第一批3个试点县均获全国终期评估优秀。

踏遍万水,江西风景独好!面向未来,江西水利将接续奋斗,精进不缀,不断呈现水美赣鄱新精彩。

(来源:厅宣传报道组)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