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跑出人才成长加速度
——院水土保持创新团队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
阅读量: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沈发兴/文 时间:2023-07-11

题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响亮标语,整整齐齐地布置在院办公主楼门楹,红色底板白色字体的横幅,以极为醒目的姿态,向来往人员昭示着自2020年12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江西省水利科学院,着力建强人才队伍,推动江西水利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

水土保持研究所正是在本次改革中重新组建起来的、以打造“区域和学科特色”为目标的水土保持团队。时光之轴已然旋转两年有半,时间记录着砥砺前行的足迹,岁月镌刻下拼搏奋斗的捷报。

在两年多时间内,这个党员占团队成员比为三分之二、平均年龄三十五岁的团队,在省水利科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扎根于鄱阳湖大流域和南方红壤区,以红壤水土流失防治及其资源高效利用、鄱阳湖流域生态及功能提升等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为攻关重点,积极融入国家共抓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助力一湖清水浩荡东流。团队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厅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人晋升正高级工程师,2人入选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双千计划”,2人获省学术带头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2人获评省技术能手,2人获评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评省巾帼建功标兵,1人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评省直机关优秀党员,还有一批个人获得厅“两优一先”等荣誉称号。

画像

那年,他还是个长发飘飘皮肤白皙的俊朗小伙。加入团队的十二年,每年超半数时日在野外开展课题研究,他的肤色已经晒成和他主要研究方向——“碳”一般的黝黑发亮(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碳呼吸)。水土保持领域有句顺口溜儿,“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挖碳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水保办的”,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看似朴实无华,却内秀其中;他,看似咋咋呼呼,却有着敏锐的目光和清晰的思路;他,看似土里土气,却是国家“百人远航工程”公派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访学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是团队中身怀“二甲”(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人;他,是团队红壤侵蚀过程与植被恢复效应方向的带头人;他,是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多所高校的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2021年11月晋升水土保持领域的正高级工程师;他,是一年就能敲出7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且能将科研成果大面积推广到江河堤防上的“扫地僧”——他,叫肖胜生。

那年,他步入一个名不见经卷的地方学院,却从未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从一名专科生,到中国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再到福建农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总是用“憨憨”的质朴笑容,如微风拂面般地给人以一种莫名亲和力。他,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水土保持监测关键技术与信息化方向的带头人,撑起了整个团队动态监测科技支撑的一片天。他,虽然没山东人原本给人印象的“大块头”,但只要相关工作流转到了他手上后,却总能带给人无比的安心。他,是江西省好人网年度敬业奉献类的“江西好人”。他,是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他,2021年12月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他,是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年度先进个人”的“孺子牛”——他,叫宋月君。

那年,他还是个翩翩少年,刚刚从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学成下山,离开了本硕博潜心学习8年之地,加入水土保持团队。那年,他装着一脑袋瓜的知识,心中兜着梦想,脚下蓄着力量,踏上江西这片红色土地,期待着谱写美丽乐章。他,以至诚至真的品性和敢于跳出“舒适圈”的勇气,近年来主持或作为骨干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课题。他,总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梳理团队发展脉络,勇于为智慧水土保持建献良策。他,是2022年度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获得者。他,是一个可冲锋陷阵、可笑谈人生的“数学骄子”——他,叫刘昭。

那年,他是清清瘦瘦的,如今,夜夜灯火点亮加班夜的他,外形依旧未曾改变,一如十年前的模样。他,是团队联合高校从硕士到博士全程培养的第一人。他,在各个层级科研项目“煎熬下”,先后拿下了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他,在“陪跑”的过程中,自己也如春笋般迅速地成长。他,善于总结过往野外监测成果,善于从不同角度挖掘提炼堆放在“故纸堆”中的数据,并连续三年在《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和《Catena》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刊发高质量论文,使“封存多年”的数据去除了蒙尘,焕发出它们本该拥有的荣光。他,以“果园优先流”等为研究对象,2021年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2023年度获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他,是被团队磨炼出来的已初显锋芒的一口“宝剑”——他,叫段剑。

那年,他将遥感技术应用到水土保持监测,破解了生产建设项目监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水土保持监测效率。他,作为核心骨干引进了江西省首套水土保持无人机遥测系统,创新研发了天空地多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体系。他,第一个获得省水利系统固定翼无人机机长证。他,即便重病依旧出征抗洪救灾第一线,率队完成了745公里的重点圩堤航拍任务,采集第一手宝贵资料,只因“汛情不等人”的使命担当。他,被授予江西省技术能手和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他,是服务民生、实现关键技术落地转化的“机长”——他,叫廖凯涛。

团队里,还有传递技术接力棒、退休而仍无私奉献力量的杨洁;传播“治理江河记初心、水保科研显恒心、服务生态聚民心”三心理念的谢颂华;有全国人大代表、团队党建业务领头雁郑海金;有流域生态环境及生态服务功能方向带头人莫明浩;有经市场风雨、受竞争洗礼的技术业务核心骨干秦晓蕾、魏伟、李国辉、周春波等;有个头小小却能量大大、长于数理分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者聂小飞;有出口成章讲述AM真菌与水土保持之“爱恋”、LASOSU国际会议杰出报告奖获得者、海归博士刘洪光;有加班板凳坐穿而无怨无悔、挂职支撑赣州市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涂安国;有扎实稳重、不骄不躁的左继超;有处事不紊、忙而有序的“管家达人”胡皓;有任劳任怨、温婉耐心的“科研小助”石芬芬;有脚踏实地、甘于幕后奉献的胡欣、吴淑丹、李赟璟……

人才成长的调色密码

如果问,这个团队人才得以稳步成长背后有什么密码?省水利科学院党委秉承“人才聚、事业兴”理念和“博士高端人才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职能管理人才也是人才”的宽广胸怀,在两年多的改革进程中,制定出台、修订完善系列人才提质办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确定“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激励理念、确定“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有效地推动党建工作和水利科技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科普研学/乡村振兴”一系列经验。这些都成为撬动水土保持团队蓬勃发展的“钥匙”,不断激励着团队每一位人员创造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目前,整个水土保持团队不同专业特长、不同具体业务岗位的各方面人员均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大所制”的人员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又源源不断转化为事业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院水土保持团队由此成功地打入我国水土保持行业第一方阵,在全国水土保持行业内得到院士、专家、领导以及基层单位的广泛认可。

如果问,这个团队人才得以稳步成长背后有什么密码?省水利科学院党委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放松,多措并举讲述爱国爱党爱岗敬业故事,激发团队爱国热情,凝聚起干事创业强大合力。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远离战乱的安宁国度,这一个适合谋事创业的开放包容环境,本也是团队成长最大的“先天优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被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充足的成长成才空间。他们,是一群在“红旗下”精心呵护、茁壮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伴随着他们成长成才路上的,是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是国家有目共睹的逐步富强,是国家与日俱增的对于科学研究予以的政策资金支持。他们,也都能够毫不羞涩地表达出“我爱我的祖国”的最美情话。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眼中闪烁着对国家的大爱——也正是这种由内向外迸发的爱国情感,激发着他们探索未知的无穷斗志,也正是这颗感恩之心,总是会在工作遇到困苦的时候,绽放出驱散阴霾的光芒,成为划破黑暗的那抹绚丽光辉。

如果问,这个团队人才得以稳步成长背后有什么密码?水土保持研究所党支部班子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人才发展环境,将团队凝聚成为每位团员的温馨港湾,引导团队成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形成了“做真博士、做真研究”、锐意进取、实干担当的团队文化。不打无准备之仗,两院合并后,立即启动水土保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学科服务对象和应用范围,邀请院士和全国知名专家把脉,着力探索学科发展突破点,明确未来五年水保科研领域主攻方向,这些都为团队人才成长提供了机制保障。而所内三个研究室的成立,运行管理效率和治理效能得到切实提升,主责主业活力动能全面激发,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核心功能不断彰显,人才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后记

征途漫漫,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风劲,吹活一池春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滔滔时代洪流中,在党的旗帜引领下,水土保持团队正以朝气蓬勃、激流勇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绽放着青春该有的光芒,舞动出美丽的乐章。她,正如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写道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