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及应用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22-05-13

【项目简介】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季节性的旱涝灾害愈加频繁,加上对坡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极不利于当地坡地农业及果业的高产稳产,直接影响区域的粮食安全及人居安全。保障水资源供给量,维护和巩固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基地及名优特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优化坡地降水、地表径流以及土壤水的雨水径流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从研究红壤丘陵区降雨特征和坡地水土流失特征入手,着重研究坡耕地、果园和林地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理论技术,从而降低降雨时空不均对坡地农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提高抗灾减灾能力,解除旱涝急转情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正常生活带来的威胁,可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以红壤丘陵区为对象,针对南方水土流失和季节性干旱等问题进行了10年的持续研究,开展了径流小区和卡口站观测、定位试验、模型模拟等,分析了果园、坡耕地、林地的径流输出与分配规律,研发了降雨径流水土保持调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红壤坡地雨水径流资源调控与利用理论研究;(2)坡耕地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与利用技术;(3)果园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与利用技术;(4)林地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配技术;(5)小流域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体系集成及应用。

【创新成果】

1)首次从江西红壤丘陵区降雨、入渗、土壤水等方面,系统开展了果园、坡耕地、林地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降雨径流分配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降雨径流特征期、水土流失关键期、作物需水主要矛盾期的雨水径流调控理论

2)研发了就地截流促渗、汇流蓄存、集蓄灌溉等单项关键调控技术,集成了坡耕地、果园和林地雨水径流资源水土保持调控技术体系

3)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了山顶戴帽、山腰果园、山脚耕地和山下沟道的江西红壤丘陵区雨水径流水土保持调控技术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应用范围】

在红壤丘陵区旱坡地整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在坡耕地的旱作农业(大豆、花生、油菜等)、坡地经济林开发中(油茶、蜜桔、脐橙、甜柚等)都可以广泛应用。

丰富了坡地水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技术手段,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可为旱涝灾害防治和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获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4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参编论著1部;编制地方标准2项和技术手册1部。

项目技术在9省(市、区)的18个行政部门、8个企业、3个国家级水利研究机构、2个工程项目部及1个学会中广泛应用。在江西省的5个县(市、区)建立示范基地开展了技术集成示范。在17个县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及企业农林开发项目中推广应用。应用示范面积180.32km2,辐射推广总面积达2430.20km2,实施项目区每年可增加蓄水量43.78- 419.70万m3,示范推广区共新增利润12.56亿元。

image.png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