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开幕式
10月31日至11月3日,婺源蓝冠噪鹛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在婺源和南昌两地举办。本次活动由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省研促会”)、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婺源县人民政府、蓝冠噪鹛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主办,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江西省这一特有的世界极危鸟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冠噪鹛的认识,激发大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开幕式:拉开科普宣传序幕
开幕式活动在婺源县文公中学举行,现场气氛热烈。现场,受省研促会会长,江西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委托,省研促会副会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人事处处长英爱社致辞。他表示,近年来,省研促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核心理念,以该会副秘书长郑忠杰持续二十余年追踪并记录的珍贵影视素材为基础,将工作范围从白鹤保护、长江江豚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拓展至蓝冠噪鹛保护科普工作。2021年8月就制作蓝冠噪鹛纪录片与江西省出版集团进行了深入讨论;2022年12月与婺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蓝冠噪鹛科普保护的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该会会员、省水利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郑海金受省研促会委托,就关于蓝冠噪鹛的科研提升至国家高度和深耕科普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并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回复。
开幕式上,主办方详细介绍了蓝冠噪鹛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面临的生存挑战,并展示了近年来省研促会在蓝冠噪鹛保护与科普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省研促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介绍了蓝冠噪鹛科普动漫片《婺蓝》的创作过程,并进行了《婺蓝》审议片的首播,引起现场热烈反响。
据了解,《婺蓝》在创作形式上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写意国画与现代水彩绘画技法,特别是借鉴并融合了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婺源地区丰富的人文地理风貌。蓝冠噪鹛是一片婺源绿色中那一抹靓丽蓝色,所以取名为婺蓝。动漫片整体以金庸武侠为基础,走国风路线,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物种保护故事。这一创新性的艺术实践不仅展现了科普动漫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进行了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学术研究与探索,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科普进校园
科普进校园:播种生态文明的种子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蓝冠噪鹛及其保护的重要性,活动还特别策划了“蓝冠噪鹛主题科普进校园”环节,一幅幅优美灵动的蓝冠噪鹛摄影作品、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蓝冠噪鹛科普课走进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婺源县紫阳第二小学、婺源县紫阳第六小学,通过课堂讲解、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们普及了蓝冠噪鹛的科普知识,并鼓励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为他们种下了一颗爱鸟护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种子。
乡村音乐会南昌巡演
乡村音乐会巡演:以艺术之名传递生态之声
作为此次活动的又一亮点,乡村音乐会《蓝冠噪鹛恋婺源》在南昌站成功巡演,在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产生了良好反响。音乐会以蓝冠噪鹛为创作灵感,不仅融合了传统民乐与现代音乐的元素,还巧妙地结合了吉他弹唱、舞蹈表演和音乐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蓝冠噪鹛栖息地——江西婺源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乡村振兴等,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人鸟和谐的生态世界。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生动的生态教育体验。
“我们想通过音乐,让大家感受到婺源乡村那独一无二的美!那里的青山绿水、淳朴民风,都值得被歌颂。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到蓝冠噪鹛这种珍稀又美丽的小鸟,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让大自然的小精灵能快乐生活。”该音乐会执行导演胡红平表示。
此次蓝冠噪鹛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的多元化科普策略,无论是开幕式的科普讲解、摄影展览和动漫演示,还是科普进校园的生动课堂和乡村音乐会中多样化的节目风格,成功地将生态保护理念和知识传递给了更广泛的人群,拓宽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激发了大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和自觉意识。未来,省研促会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有效的科普宣传方式,传播爱鸟护鸟理念,持续唤起和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号召全民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