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其貌亦扬的戴博士
阅读量: 来源: 刘小佳 时间:2020-04-14

image001.jpg

     (鄱阳湖取样)

初次听到戴博士的名号,是在省水利厅借调工作期间,听人说:“水科院有个戴博士,是治理蓝藻方面的专家,在全省都很有名气。”机缘巧合,来院里上班后,竟然有幸与戴博士同一个办公室,原以为有名气的博士都是沉闷的老学究,不曾想,眼前的戴博士不仅年轻活力,还有几分小帅。当然,这一切,在他的科研才华下,都显得无足轻重。

山里飞出的火凤凰

戴博士,名叫戴国飞,1985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乐安县位于抚州西南部,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山区县。戴博士从小学习刻苦努力,在乡邻中是个有口皆碑的好学生,2003年,他以全县前十的骄人高考成绩进入国家重点大学—武汉大学,乡亲们都说戴国飞的飞字取得好,代表他要飞出大山。戴博士不负家人期望,本科毕业后,于2007至2012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真正成为了一只从山里飞出的火凤凰。

刻苦钻研的科研狗

毕业后,戴博士进入省水科院,现于我院生态研究所担任总工职务,从事湖泊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治理技术开发工作。办公室里的他,总是埋头苦干,听着啪啪地键盘声,我总询问:您在忙什么?他永远是同样的回答:写基金、报项目、看文献。果然是标准的科研狗一只。但是,他的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年纪轻轻的他现任省水科院生态研究所总工一职,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项并已颁布实施,获得水利部颁发的先进实用技术证书1项。已发表SCI和EI论文共12篇,其中含第一作者专业国际领域影响力排名前5% 和10% 的SCI期刊论文各1篇,核心期刊5篇,主持项目获得江西省“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科研硕果累累。

永不服输的金刚狼

除了科研狗的钻研精神,戴博士身上还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倔强。这种“倔强”体现在他的工作态度上。在《一种去除蓝藻水华聚铵铁改性红壤及制备方法》《用于快速聚沉的去蓝藻改性土壤及其制备方法》两项专利探索发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在土壤表面修饰剂的选择上,试用了十几种修饰剂,在已经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改性土壤后,戴博士仍然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只为颗粒大小能优化哪怕10目,除藻效率提高1%。快速聚沉的去蓝藻改性土壤的制备历时三年,经历数千次实验,室内试验成功后,戴博士带领团队几乎跑遍了江西内所有湖库,从此鄱阳湖蓝藻有了新克星。我想,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就是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吧。正是这种精神,让他选择了世界性难题-蓝藻治理方向,让他成为蓝藻治理的专家。

孜孜不倦的孺子牛

提起科研,大家联想到的无非是枯燥、乏味、苦累,所以,没有奉献自我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决心、耐得住寂寞的情怀,是没有办法做科研的,更谈不上出科研成果。我问戴博士:“你觉得科研工作累吗?苦吗?”他笑着说:“这不是废话吗?因为这项工作你钻研得越深,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解决起来就越困难。”“那你为什么做科研这么厉害?”他说:“谈不上厉害,只是读了博士,选了方向,只能尽力不让学的东西丢掉,也为蓝藻治理尽绵薄之力吧”听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戴博士就是对戴国飞同志最好的称呼,因为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博士,能孜孜不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源源不断出成果。

和戴博士相处的时间太短,认识的太浅,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太多,成长的路还有很长,所幸有这样的同事,一起努力、一起钻研、一起进步,真好!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