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榜】水科院的后起之秀——记建材与岩土技术研究所所长高江林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15-12-25

来到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办公楼一楼,我们发现每个办公室门上都贴着“建材与岩土所”的标签,是谁在管理这个大部门?是德高望重、两鬓斑白的老者,还是穿着皮鞋、西装革履一脸严肃的四五十岁的长者?而当我们迈入水科院106办公室,迎接我们的竟然是一位穿着休闲装,面带微笑的“80后”所长--高江林。

作为新生代水利人,他虽然年轻,却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采访的时候,高江林多次强调:“是水科院培育了我,我必须更好地回报水科院。”

高江林成长于江西星子县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农村,大家都觉得水利专业好找工作,所以高江林报考时填报的第一志愿便是水利专业。吃苦长大的高江林在学校学习刻苦,表现也十分优异,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对我们说道:“我打小就帮着父母干农活,经常下水、下田,所以在水利工作上我还是有点实践经验的。”

怀着对水利工作的向往,2003年,高江林利用暑假时间来到水科院实习,他被分配到大坝所做安全鉴定工作。所里上下都觉得小伙子干得不错,人也很踏实,不怕吃苦的高江林很快被单位看中,尤其是时任水科院院长的张文捷特别欣赏这个众人眼中的积极分子,而且当时所里急需像高江林这样既肯学又肯干的人才,所以单位决定补助高江林读研,并有意把他培养成新一代的水利人。

为了不辜负水科院对他的培养,高江林工作起来更加努力。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他也有一些不适应,高江林回忆说,“那时我天天跟着他们跑工地,早上坐车出发,晚上八九点回来,时间常常不固定,有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记得有一次在樟树肖江堤进行防渗墙测验,他跟着工作人员顶着炎炎夏日40的高温,肩膀上还要扛着很重的测量器械进行检测工作,衣服汗湿得都能拧出水来。还有一次在南昌县一大型泵站参与现场检测时,他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滚动的木棒,六神无主的他本能地将手扶在了墙上,没想到却意外摁在了一颗钉子上,钉子将他的掌心刺伤,顿时鲜血直流。由于当时条件简陋,他只做了简单的止血处理。“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我们整个团队的工作性质都是如此,长年累月跑工地,三年之内便跑遍了全省每一个县市”,谈起以前在外工作的岁月,高江林还说道,“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们有的同事进行检测还遇到过更加危险的情况。”在外施工的日子,没有很好的生活保障,每当遇上小的病痛,高江林就去当地“赤脚医生”开的诊所里,拿上几服药应付应付。

2009年,高江林担任了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建材与岩土所副所长并主持部门工作。这就意味着,他要从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者逐步走向管理岗位。建材与岩土所是水科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出差最多的部门,也是院里职工人数最多的部门,现在已有职工26人。

一开始接手这个部门,高江林虽然有压力,可是他对自己更有信心,“在水科院前辈的领导下,建材与岩土所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良好风气,再加上我足够了解建材与岩土所,我有信心把它管理好。”

高江林主持建材与岩土所工作时,正迎来水利的大发展时期。刚开始,整个所的各个项目他都要亲自过问,无论大小事务都要亲力亲为,致使他每天接到的电话不下六十个,异常忙碌。随着业务量成倍增长,这让刚刚主持工作的高江林看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让项目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明确、责任到人,他创新制度,按照“岩石”“土工”“材料”“金结”四个方向,划分了四个大类实验室。而为了提高成员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优中择优,从年轻队伍中提拔了四个优秀的成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这样一来,高江林顿觉得轻松了许多,他统筹全局,合理调配,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四个实验室主任直接管理。他的这一举动,在水科院是首创,不仅创新了制度建设,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建材与岩土所的这四个实验室,正如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小组,创优争先,正在为水科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他的这一开创性举动,也得到了所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对这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领导刮目相看。

建材与岩土所每年都有几百个项目,不管是几千块的小项目还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项目,均有涉猎。在数量上,建材与岩土所一个部门的项目就是整个水科院的一半以上。因此,高江林虽然现在很少参与一线工地建设,少了实地勘测的艰苦,但是工作量却大大地增加了,加班已是常态。他的同事胡碧辉对我们说道,“有时候我们晚上加班,走的时候十点多,高所还在加班。他白天要忙着项目,晚上还要搞科研。”

在管理员工方面,高江林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所里有些项目工程,年轻人有些不愿意去,他便深入到员工当中沟通交流。原来这些项目工程都在工地进行,一开展就得在外地出差大半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于是,当了解到部分员工确实家中情况特殊,他还是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而对于一些情况不特殊而又不愿意去的年轻员工,他嘴上没有更多的批评。当项目开始了,他便带队亲自去工地勘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这些年轻员工自愧不如,纷纷加入实地检测的行列。关于这一点,他说道:“我喜欢用行动说话,我相信我的员工都是讲奉献、有担当的人。”

当然,现在高江林的工作更偏向于“管项目”,而以前更多是“做项目”。因此,他常常要与业主、施工单位等沟通交流。作为主要的检测方代表,高江林说:“虽然遇到过一些困难,比如一些施工单位或者业主的刁难,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原则,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不弄虚作假,做到‘科学检测、全面检测、有效检测’,从而保障工程质量的达标”。在2012年,建材与岩土所在他的管理下,荣获“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的称号。对此,高江林谈到,只有把水科院建材与岩土所“科学、严谨、权威”的招牌树立起来,敢于叫板的单位才会越来越少,和水科院合作的项目才会越来越多。

在科研方面,高江林一直也没有放松。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他参与过多项科研项目,那个时候天天戴着手套,鞋底都是一层泥,身上也是脏兮兮的。当他听到有些工人在议论“一个博士,天天干体力活,怎么和我们民工没什么两样呢”,高江林都一笑而过。因为他深知他的科研成果大多都是建立在实地检测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亲自参与项目,天天待在办公室里是很难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检测成果的。正是因为他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在他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科研工作。

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方面,高江林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了省地方标准《小型农田水利灌排渠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检测技术规程》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方案编制和规程编写等工作。该成果填补了我省小农水工程中预制构件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的空白,在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2012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一等奖。针对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他的团队首先提出了在我省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第三方检测的建议,同时对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管理建议。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他的论文成果先后在我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唱凯堤除险加固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得以体现,对于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肯定。此外,他提出的检测管理建议(如检测费用单列、竣工抽检增加过程控制等)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得到省水利厅主管部门的肯定与采纳。

在水工结构与岩土工程问题的数值分析方面,高江林结合单位科研发展需要,利用博士期间的学习,加强了水工结构与岩土工程问题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并在土石坝应力变形与渗流分析、边坡稳定、渗流与应力耦合、防渗墙应力变形与渗流控制、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优势。他主持完成了水利厅科技项目《基于流固耦合的坝体与防渗墙相互作用研究》,并承担了水利厅重大科技项目《土坝加固防渗墙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近三年,高江林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EI检索4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

高江林,水科院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个人简介

高江林,男,198112月生,江西星子人,天津大学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建材与岩土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工结构、水利工程中的岩土问题及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曾获“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三等奖、获“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5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他还负责了30余项大中型水利工程检测工作,完成了大量的检测及其成果分析。

主要荣誉奖项:

2010年,荣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荣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2年,荣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2年,荣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2年,荣获“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一等奖”

2013年,荣获“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3年、2014年,荣获“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