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榜】燃水利之光的奋斗者——记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江大杰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15-07-13

    “江大杰直到退休依然只是个普通工程师,院里多次想给他评高级工程师,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樊宜有些惋惜地说道。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压输电专业的江大杰,同年就被分配到福建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后来经过多番辗转,1971年调来省水科所(省水科院前身)从事电子仪器设备维修和研制工作。

    在水工、河工、港工所谓“三工”模型试验中,最经常的测量对象是水位、压力、流速和流量,而水位又是最基本的。以前所使用的水位仪大都是接触式和跟踪式两类,这些仪器由于种种原因,稳定性和可靠性、精度,特别是动态精度都不够理想。随着水利工程物理模型技术的发展,这一难题更深深地困扰着众多水利工作者。为此,1979年水利部召开了全国电子量测仪器协调大会,希望集思广益,突破这一瓶颈。对于这项研究,参加会议的江大杰心里早已有一蓝图,因为这个问题也曾困扰他多时,他为此做了许多功课。当时各部门所应用的水位仪,都是国家产品中通用的水位仪,其精准最高的也只有毫米,而面对日益精细的物理模型试验,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会上,江大杰大胆地提出一些关于提高水位仪精度的办法,对传统水位仪测量误差进行了从极化问题、表面张力问题、水电导率影响、机械间隙与磨损的影响、材料因温度膨胀而引起的误差等因素分析,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方案,并希望能够把这项研发任务承担下来。他的这些设想,得到了众多与会人员的肯定和支持。于是水利部把精密水位仪的研制作为江西省的重大科研课题由省科委以全省重点科研任务下达到省水科所进行研究。

    人手少、任务重,是江大杰面临的首要问题,虽然承接下这个项目是他梦寐以求的,但其困难度却有些超乎他的想象。所里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新仪器的组装必须优先保证,新的水位仪研究工作时间又紧。没有办法,江大杰只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新的水位仪研究工作。

    虽然江大杰当时对这个新的水位仪器做了许多设想,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却发现了许多问题。如何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如何使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失败,他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在一次次试验失败后,一言不发,又重新操起了工具。终于,1980年底,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GSG-A精密数字水位仪。这台样机的出现,让研究人员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处,也证明了江大杰当初选准的攻坚目标--测针式自动跟踪水位仪的正确性。样机的出现点燃了大家的激情,江大杰却看到了样机存在的多项不足。针对实际情况,他又开始埋头对样机进行相关改造。

    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江大杰办公室的灯都是熄得最晚;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办公室的窗户上都映着他瘦弱的身躯。甚至有好几次,一直在办公室埋头于试验的江大杰,忘了下班时间,等他想起走出办公室大门时却发现院里的大门已经被上锁了,无奈,他只有摇摇头又重新回到了办公室里,这样又是一个通宵。原来,江大杰从办公室出来的时间太晚,门卫以为人早已走光,所以把大门紧锁了,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江大杰也从没抱怨过什么,后来被同事偶然发现之后,才告知门卫。从此以后,每次门卫关门时都会到江大杰办公室去瞧瞧,有时也会唠上几句家常。

    江大杰从分析各种水位仪的误差因素做起,然后扬长避短,决定取舍。虽然有一大堆的分析结果和规避措施在那里,但实验起来的时候,却让江大杰伤透了脑筋。电路设计老是出现一点小问题,再改改;机械部分设计这么做还是有挺大的误差,再改改。这样改来改去,前前后后对电路和机械部分设计修正了数百次,操作实验做了数万次之多。

    “终于研制成功啦!历时两年的改进工作终于获得圆满成功,并最后定名为JS-A精密水位仪,其工作方式较特殊,是跟踪接触式。之后在东深供水模型、沙角电厂冷却水潮汐模型和仪器室内安装和使用了JS-A精密水位仪,对仪器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考核,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1982年岁末,在南昌召开了JS-A精密水位仪技术鉴定会。来自南京水科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科院、黄委科研所以及一些高等院校和兄弟省水科所等单位组成的三十几名专家和工程师们,以行家的眼光、独到的见地,对JS-A精密水位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品评,最后集众家之言,写成了这样一张简短的技术成果鉴定书:

    本仪器的量测精度比国内现有的各种水位仪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传感器结构简单,电路设计合理,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适应长线传输,造价低,精度及稳定性都超过了现有国内先进水平。

    JS-A型精密水位仪同时在1984年被评为江西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面对这一奖项,面对专家们的高度赞誉、面对各施工单位抢订的火爆场面,江大杰却陷入了沉思:仪器还存在缺点,距离自己理想的状态还有些差距,还需要改进提高。

    “腿骨坏死、痔疮、十二指肠溃疡、重症肌无力......”江大杰有一叠厚厚的病例袋,上面记载着他长长的与病魔斗争的历史。

    由于他身患多种疾病,常年都离不开药,他自己也经常戏称自己为药罐子,而在工作的时候,他却有着一个铁人的称号。

    几乎每次江大杰坐在椅子上工作的时候,都要垫上一层厚厚的棉花或者只能坐半边屁股。这都是拜那糟糕的痔疮所赐,由于严重脱肛,他不得不忍饥挨饿,以减少大便数量,为了不影响自己上班,都尽量控制在晚上排便,便后敷药卧床。这个病反反复复,虽然江大杰趁春节休息期间到医院动过几次手术,可成效却不是很大。

    这一个个犹如洪水猛兽的疾病,都未曾击垮这个瘦削的老人。他工作上,他从来不因病退缩。有一次岩石组要去某工地作现场岩石试验,使用的一部分是新购进的电子仪器,而这其中有一部分仪器是由江大杰组装的。面对这些新进的仪器,搞岩石试验的同事一时半会都不知如何正确使用,把情况反映到所里,江大杰站了出来,强烈要求与岩石组的同事一起到现场去。领导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起初怎么也不同意,但耐不住他再三的请求,后来想想他也是最合适人选,就同意了。

    “老江,你没事吧?都清楚江大杰身体什么状况,岩土组的同事们时不时地向江大杰问道。江大杰一直摆手示意,问的次数多了,他还真有点急了,再三地跟同事们强调自己没事。江大杰,由于左腿骨坏死,走路的时候得借助于拐棍。在上山丘测试时,他架起拐棍忙上忙下,一点也不落后于其他人,在不能架拐杖的山坡山,他便坐着一点点移行,时间久了,双手都被磨得有些脱皮,这些都是同事事后发现的。在工地上,江大杰用节制食量来控制大便次数,以减轻脱肛带来的痛苦,这样每天吃不饱,还得付出高额的体力劳动,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终于经过大家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外业测试任务。每天的山路难行,不敢吃饱的江大杰从头到尾都紧跟队伍,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只是埋头于          自己的工作,细细地为同事们讲解、操作。

    不停地住院、手术、吃药的江大杰,在工作的时候就如同换了一个人,就如同一樽铁人站在那里,任何病痛都不能打倒他。有一次去上海,由于赶时间,他迈着不平衡的步伐,在一天之内连续跑了七家工厂。当时陪同他去的年轻同事小柏,当时就感慨江工,这种干法,连我这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吃不消啊。

    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江大杰在早期一直被作为有问题的人对待。虽然从清华毕业,但其所学却一直没有施展的平台,在十年动乱中更被牵扯进一桩惨案而被错打成现行反革命。后来虽被平反,但身心却备受摧残。从牛棚里出来的江大杰,谨谨慎慎地从事科研工作,他认为这是一个贡献他所学的平台,也是个证明他自己的机会。1978年,他相继搞出灯示相敏电渗仪平均水位计等多项新成果,获得了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他成功研制的“ZDL-101直读多能小流速仪通过鉴定,获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ZDL-101直读多功能小流速仪”成功地解决了传感器长引线的问题,并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有利于流速的几种检测。再到JS-A精密水位仪,江大杰都以实际行动一步步证明自己。

    生活中的江大杰,从未因功倨傲,那些奖项摆在他面前就如同一张张白纸,泛不起他心中的一点波澜。当时他家住在南昌彭家桥附近,离所里有四里路,有时晚上加班后,公交车都停开了,领导多次提议要送他回去,都被他婉言谢绝。他执意要步行回家,对于普通人来说,四里路或许不算多远,但是他每次都得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每次走路回家时,他都得带上一张报纸,迈着不平衡的步子,走上一小段距离,累了就坐下来歇一会,然后再接着走。

    江大杰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他的健康,几次安排他到三门峡水库、北戴河、庐山等地疗养,而他却总是放心不下手中的仪器研制工作,一一拒绝了。我走了,这些工作怎么办?这是他常常对那些劝他去疗养的人说的话。

    “江大杰,虽然我工作上与他接触较少,但生活中他真是个好人。同为院里老一辈的王仕筠十分感慨地说道。当时王仕筠恰好住在江大杰一家的对面,虽然两家人交流不多,但每次挑水的时候,江大杰都会让女儿帮行动有些不便的王仕筠把水缸挑满,节假日的时候也经常帮王仕筠擦窗户、搞卫生。甚至有一次得知王仕筠要到广州去看病,特意嘱咐在广州的哥哥主动去找王仕筠,帮忙好好照顾这个院里的同事。现在回忆起这些来,王仕筠心中依旧是满满的感动。

    “江大杰在平日里,话很少,都是埋头于工作,但如果谁有点困难什么的,都不用说,他会非常热心地去帮助别人。”樊宜颇有感慨地说道。

    江大杰今年已经82了,由于其身体原因,我们无缘与之相见,但其多年来在水利行业的奋斗历程却被院里的许多人熟知。

    江大杰,你就像一盏蜡烛,燃烧自己却点亮水利之光。

个人简介

    江大杰,男,1932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718月任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1978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电力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1980年评为省劳模、流速仪专利发明者。1992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荣誉奖项:


 

    1978年,成功研制“灯示相敏电渗仪”,获全省科学大会奖;荣获 “江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水利电力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0年,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2DL-101直读多功能小流速仪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年,荣获“江西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84年,荣获“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劳动模范” 称号、JS-A精密水位仪(第一完成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