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山:水利人一定要擎起生态大旗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08-12-17

    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中,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特别是今年又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努力实现江西崛起目标。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系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水利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让发展机遇变成现实的发展成绩,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当代水利人重任在肩。江西水利人如何才能不负历史重托?最近,厅党委书记、厅长孙晓山在系统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水利伟大发展历程、深入思考和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水利人一定要擎起生态大旗》一文,坚定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将该文予以刊发,供全省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参考。

水利人一定要擎起生态大旗

孙晓山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系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作为水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水利工程,其本质应该是生态工程,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实现江西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水利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更加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水利工作的生态影响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做到水利工程是生态工程、是环境工程。

  一、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是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优势

  江西水多、水美。从量上来看,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据全国第七位。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约37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经鄱阳湖注入长江多年平均水量达1436亿立方米,占长江总水量的15.5%,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量补给源。全省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684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量610万千瓦。

  从质上来看,我省水质整体良好。2007年,全省主要河流评价河长为5831公里,其中,优于Ⅱ类水占18.5%,Ⅲ类水占65.9%。鄱阳湖全年Ⅱ类水占26.3%,Ⅲ类水占47.4%,注入长江的出湖水质为Ⅲ类。全省参与评价的柘林、万安和江口三座大型水库的水质全年均优于Ⅲ类水。11个设区市24个重要供水水源地中,水质合格率达到23个,占95.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量和质的要求都将越来越高,同时对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遏止这一趋势,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当前,水的问题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相比之下,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正是江西省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优势。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目前,江西省建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近40万座(处),其中,建成水库9783座,居全国第二位,总蓄水能力293亿立方米。建成引水工程9.68万多处,万亩以上灌区226座,涵闸工程553座,年引水量72.32亿立方米。建成机电排灌总装机140万千瓦,排灌面积845万多亩。建成水电装机323万千瓦。全省现有有效灌溉面积2762.3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216.6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40万亩;现有堤防4000余条,堤线总长9800多公里,保护农田1137万亩,保护人口1157万人。全省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已建或拟新建的水利工程,也引发社会对其生态影响的关注。正确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新形势下水利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水利工程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水利工程是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由水库、堤防、泵站、蓄滞洪区和水土保持工程组成防洪体系,在历年的防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水旱灾害频繁的沿江滨湖地区,800多万亩农田和南昌等10多个大中型城市人民生命财产获得了安全保障。

  ——水利工程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兴建蓄水灌溉水源工程和排水工程,调整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农作物需水季节不同的矛盾,保证了作物生长的需要,提高了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762.39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水利工程是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全省建成的9783座水库总库容达到290多亿立方米,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饮水水源;建成的16.3万余处农村饮水工程,有效满足了2000多万农村群众的安全饮水需要。

  ——水利工程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全省建成的水电站为全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廉价、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了植被破坏及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几十万座水利工程来调节,使水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有利于防止河道断流,减轻或排解水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减少洪水造成的污染扩散和疾病流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抵御洪水对生态系统的冲击,改善干旱季节和干旱地区生态状况以及调节生态用水等,充分发挥河流的各种服务功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部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看到水利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历史上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不科学设计,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工程兴建后,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以及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二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条件、水域床底形态的冲淤变化,对水质、小气候、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景观和河流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等。

  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我省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其中也不乏对生态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的工程。

  案例一:赣抚平原水利工程。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赣抚平原水利工程,是以抚河水为水源的江南最大引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0万亩,是江西人民伟大智慧的体现,也是几代江西水利人引以自豪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五十年来,对工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赣抚平原一举成为“江南粮仓”。但是,这项伟大工程在一些特别干旱年份,为保障灌区农业、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要,其渠首焦石坝以下往往出现非常小的流量,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从而对抚河下游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例二:罗湾水电站工程。上世纪60年代在靖安县境内北潦河北支建设的罗湾水电站,通过裁弯取直引水发电,发电装机容量1.8万千瓦。由于工程设计时,未考虑北支下游脱水段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问题,从而造成北潦河北支下游河段断流。

  案例三:章江水轮泵站工程。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章江水轮泵站,地处距赣州市城区上游6公里处的章江干流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发电、航运、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客观上产生了水轮泵站大坝阻洪加重上游洪涝灾害、影响生态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在几年前对章江水轮泵站进行除险加固时,再次提高了底板,进一步加重了阻洪现象。

  案例四:井冈冲水电站工程。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井冈山井冈冲水电站,也是引水式发电,装机1.2万千瓦。工程设计虽然采取了长洞方案,预留了一定河床基流,但由于规划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其下游也出现过河道脱流现象,使当地生态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我省出现一些生态问题的水利工程,集中在类似罗湾、井冈冲电站这样的水电工程上。这种现象即使到了本世纪,仍十分普遍。近年来,在各地招商引资热潮中,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小水电开发领域,建成的小水电站多是引水式发电,在设计时不考虑下游需水问题,或者有所考虑但在实际运行中一味考虑经济利益而不按设计要求运行,导致下游出现河段脱水,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水利工程生态问题的成因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着深深的历史局限。从我省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们认知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人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和科技水平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然会有一定局限性,对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一些生态问题认识不足或考虑不充分。特别是当时的领导层对自然、社会的主观认识存在局限性,工作指导思想有片面性,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思想较为严重;工程规划、设计技术人员知识面也较狭窄,缺乏相关环境、生态的知识。

  二是工程自身的缺陷。水利工程技术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是一些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工程的存在往往就意味着某些生态问题的存在;同时,工程建设时限于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工程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仅能完成工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主体部分(如防洪、发电、灌溉等),忽视服务于生态的附属工程。

  三是人们缺乏自律,未按客观规律办事。长期以来,人们只顾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和掠夺,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盲目的进行开发利用,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甚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四是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尽管人们对一些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设法加以消除。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制度安排不当,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监管不到位,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或者加剧。近年来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水电站屡禁不止,就是典型代表。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水利工程在造福人民的同时,如果不注重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原则,不重视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往往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败笔。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能够实现双赢

  我省水利工作者必须从现在起,勇于承担起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实现人水和谐、人和自然和谐,正成为江西水利人的奋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正在研究论证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江西水利人理念转变、追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重要标志。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是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一大创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围绕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水利服务的过程中,在认真分析了国内外水利工程的成败得失后,我们水利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以“调枯不调洪”的新理念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想,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将此工程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骨干工程。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想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在湖口建闸,抵御长江洪水倒灌的设想。1972年,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提出了“鄱阳湖出口建闸,蓄水灭螺,结合综合利用资源”设想。改革开放以后,我省正式开始有针对性地进入实质性的鄱阳湖控制工程论证阶段。从1986年提出的《鄱阳湖控制工程研究》,到1995年拟定的《鄱阳湖控制工程规划设想》,再到今天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凝聚了几代江西水利人的希望和梦想。在持续几十年的研究论证过程中,水利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由单一考虑经济目标向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转变,由单一考虑本地区利弊得失向统筹兼顾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转变,实现了由“控制”到“生态”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江西水利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成果。

  在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论证工作中,水利人在理念方面有两个重大转变:

  一是“调枯不调洪”,坚持“江湖两利”。原《鄱阳湖控制工程规划设想》中提出,在鄱阳湖口建闸蓄水,抵御长江洪水倒灌,拒长江洪水于鄱阳湖外,既有利于发展鄱阳湖区粮食生产,又有利于解决湖区防洪安全问题。这对发展湖区经济是极有意义的,但其切断了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天然联系,对长江防洪和枯水期流量和湖区生态环境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我们逐步认识到,水利工程既要考虑经济社会效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既要考虑本地区的利弊得失,更要注重长江流域整体利益的平衡,走科学发展、科学治水道路。为此,我们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友好、江湖两利原则。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要尽可能保持鄱阳湖和长江的天然联系状态,尽量减小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干扰和冲击,洪水期通过鄱阳湖调蓄以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洪灾风险,枯水期要为长江下游补充一定的天然径流。二是调枯不调洪原则。在洪水期(4-8月)完全保持天然状态,敞开同长江进行水量交换,只在汛末拦蓄洪水尾巴,进行枯季水量调配,改善水环境,使下泄流量朝着有利长江下游的方向调节,将实现对鄱阳湖水生态环境的人工管理,使之既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生态建设要求。三是合理配置水资源原则。建成后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在枯水期与我省五大江河干流上的水库以及长江上的三峡水库联合调度,从而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目标。

  二是保护湿地,坚持人与鸟和谐相处。原先,我们在考虑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时,计划将吴城、南矶山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移到湖区其他地方。这种“置换”能够较好地使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起到防洪、灌溉、发电等重要作用,并能减少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但候鸟的生活习性可能受影响。经过深入研究和调查论证,我们决定不作“置换”,而是将“迁移保护区”转变为“保留保护区”,对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进行工程措施防护。根据湖区洪水特点以及保护区的防护要求,汛期由于鄱阳湖水位高,保护区基本恢复天然状态,枯水季节通过鄱阳湖水利枢纽控制鄱阳湖水位在16米左右,此时再按湿地保护运用条件对“保护区”进行抽排水,使之满足候鸟栖息觅食越冬需要。

  事实上,目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状态并非候鸟保护的最佳状态。因为每逢干旱季节,自然保护区内湖泊干涸,湿地锐减,生物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并导致候鸟觅食困难。2007年冬季大旱,就使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锐减。而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湖区干旱问题,并稳定保护区面积。今年11月中旬,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和康山站水位分别为15.40米和15.42米,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计划正常蓄水位相当。此时的吴城和南矶山湿地等保护区内,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自由翱翔、觅食嬉戏、怡然自得,引来无数观光旅游者。这一现象,有力地验证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确定的枯水期最高水位是符合生态要求的。

  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军山湖水利工程,也为鄱阳湖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时,因建设赣抚平原水利工程,抚河在荏港改道。为防止抚河、鄱阳湖洪水进入进贤腹地,于1958年兴建了军山湖水利工程,将原属鄱阳湖一部分的军山湖天然湖汊变成了今天受人工控制的水库型湖泊。在军山湖水利工程筑堤建闸前,每年的丰水季节,水位20米高程下的村庄、旱地、农田基本受淹;而到枯水季节,大部分耕地又干旱严重,农业生产甚至群众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建闸后,耕地、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保护,农业灌溉用水有了保障,水环境得到改善,湖区水质由原来的Ⅲ类改善为Ⅱ类水,实现了农、渔、水产养殖业的协调发展,湖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军山湖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效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目前,我们正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鄱阳湖综合治理规划》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重点是集中国内最权威的水利科研机构,攻关《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鄱阳湖的影响研究》重大课题;着手建立鄱阳湖模型基地,通过借助模型试验来科学研究鄱阳湖;组织相关科研部门积极开展《鄱阳湖水域纳污能力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研究》、《鄱阳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和《水土保持措施调控鄱阳湖径流泥沙技术研究》等关系鄱阳湖生态环境项目的研究。这些工作,目的就是落实温家宝总理“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嘱托,就是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让鄱阳湖更好地造福江西人民。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部署,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高高擎起生态大旗,勇于肩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就一定能取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优良的双赢,一定能让赣鄱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也一定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代水利人的光荣使命。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