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江西水土保持科技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水土保持研究所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侧记
阅读量: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沈发兴 文/图 时间:2023-12-25

水土保持科技是江西水利的一面旗帜,省水利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三年来,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对标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把主责主业融入我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南方红壤区和大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技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治引领,让人才与科技优势转化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水土保持研究所党支部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教育引导载体,以常态化、实效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对所属人员的思想政治引导,让党员和科技人员了解政策所向、发展所需、生态所难,并通过抓项目、强服务等举措,引导科技人员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和业主单位,服务水土保持监测站网、遥感监管、动态监测、监测和设施验收等方面的生态建设需求和技术支撑需求,在科技服务中强化党员干部对科技工作价值的认知。

——以项目服务发展需求

图片1.png

靠前服务,强化需求对接

部门紧扣我省经济大局,践行科技为民,服务于我省交通、电力、输变电、天然气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3年来,派出10余批次技术服务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最新法律法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与报告编制、设施自主验收等专题授课。2022年,团队主编的《江西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手册》,获得省水利厅高度认可,作为行业指导手册,印发给全省各有关单位。同年,团队获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5星等级证书,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水保监测五星级单位,步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第一方阵。3年来,全所积极承接监测验收项目,延伸科技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高质量编制监测总结报告、验收报告、实施方案季报和年报、反馈意见、自查报告等,为建设单位科学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服务。

——以技术服务政府和社会

图片2.png

数字赋能,实现智慧应用

部门加大智慧水保研发平台研发力度,按照1+1+N”的建设思路(即建设1个数据综合管理中心,构建1水土保持相关数学模型,实现N个智慧化应用),通过智慧水利水保建设赋能传统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以期助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迈上新台阶。

团队现已成功研发了“江西省土壤侵蚀监测评估以及数据整编系统”,有效支撑了省级监测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并将为水土保持率考核评估等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开发运行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整编系统”,有力保障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正常运行,推动全省水土保持站网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开发全国首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验收管理系统”,得到业主单位和项目参建单位的一致认可,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江西省水利厅等官网和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等杂志刊载报道。该系统还作为我院代表性成果,在“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九江)科技成果在线对接会暨中部六省技术市场联盟工作会”中参展,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组织助力,让团队的创新及服务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激发提升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和标准的不断提升,部门科研和科技服务压力也与日俱增。水土保持研究所党支部把团队自身建设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去抓,不仅结合业务方向成立三个研究室,完善了团队架构顶层设计,还积极引导科技人员从政治上看待业务工作、在业务工作中落实政治要求,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大局,在时代发展大潮中找方位,在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价值。

——勠力奋发,协同攻关

图片3.png

不鹜虚声,坚持务求实效

坚持项目为王,部门逐步形成不鹜虚声、不驰空想、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干实事、务求实效的攻坚精神,敢啃硬骨头直面新挑战,团队的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并屡获佳绩。

3年,全所坚持以科研为本,在科技项目争资争项上持续发力,取得较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均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维持了团队连续13年国家基金不中断的记录。在紧张的项目申报、执行和结题间隙,团队还注重加强成果总结凝练提升。近3年,团队在GeodermaCatena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5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参编并发布水利部行业标准2项,主编并发布地方标准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4项,2项技术入选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获得各级科技奖励10余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长江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水保学会科技奖三等奖等。

——搭建平台,守正创新

图片4.png

开放交流,勇于创新创造

搭建创新载体,激发人才潜能。近3年,部门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学术沙龙29期,为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创造热情、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有效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提升团队在业内影响力,加强了在所实习生、博士后的学术锻炼。如,团队成员在第三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开幕式报告,将我省水土流失防治新技术新经验推送到世界水土保持协会(WASWAC)官网宣传,提升了我省水土保持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对外合作,倡导不同团队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加深与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合作水平,为高层级项目申报及科技创新打造综合优势。如,承接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专委会“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提升了我院在国内的行业影响力。营造学术氛围,积极引导推动团队领军人才和骨干申报国内知名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联合导师,成为各级行业学会组织理事国内外核心期刊编委,不断提升水保科研对外影响力、知名度以及业内认可度。目前多位博士成为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争先创优,服务成长

图片5.png

比学赶超,积极创先争优

为进一步激励团结全体成员在建设“有区域和学科特色国内一流现代化水利科学院”进程中奋勇争先砥砺建功,水土保持研究所党支部注重培育团队创先争优锐意进取精神,积极展示江西水保风采。

2023年团队主要负责人和学科引路人均获得省“双千计划”支持,为我省水利系统首次;20222023连续两年获得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人才项目支持。团队成员在我省重大水利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开始挑大梁、唱主角。

在继摘获江西省振兴杯水土保持治理工技能竞赛一、三等奖后,团队成员在第十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水土保持治理工全国决赛上再次荣获名次,充分彰显我院水保团队作为江西水利科技主力军的支撑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在全省水土保持技能竞赛与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保障,先后收到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2封表扬信。此外,团队成员荣获LASOSU国际论坛杰出报告奖、全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我为水利添光彩”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传诵红色经典 激发爱党情怀”世界读书日活动二等奖等若干奖项。

——传递温暖,聚才聚心

图片6.png

和谐友爱,融合融通融心

为建设具有凝聚力且充满生机活力的团队,党支部结合团队成员以“80”“90为主体的特点,既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旗帜鲜明地支持正确思想言论、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又找准人文关怀切入点,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经常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与团队成员开展促膝谈话和政治家访,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实际困难。党员政治生日时,支部第一时间送上生日寄语,并组织开展集体过政治生日活动,重温入党初心,增强党员政治责任感;建立肩负新使命 承载新期盼先锋岗,以季度为单元,通过民主评议和支委会审议,张榜表彰党员先锋岗和优秀攻坚专班;开办咖啡角、开展喜迎新春”“情暖女神节”“趣味中秋等系列活动,丰富团队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舒心稳定的干事创业氛围。

结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三年的洼步之累、涓流之汇,换来了千里新阔途、江海新波涛水土保持研究先后荣获“厅级青年文明号”“厅直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更增添了对江西水利水保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希望。下一步,水土保持团队将牢记嘱托,坚持创新驱动,为进一步推动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江西水保贡献。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