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保所党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总结报告
阅读量: 来源: admin 时间:2008-10-06

按照中央、省委和厅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所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学习调研阶段,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考察调研与请进来交流座谈等学习调研方式,围绕“水土保持科技创新如何取得重大突破”、“水土保持科研所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创新水保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水保科技服务水平”及“如何创新水土保持科技管理机制与体制”等四个课题重点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转入分析评议阶段后,班子成员之间组织开展了谈心活动,并深入到科室广泛听取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了意见箱,召开了群众意见征集会,班子成员联系工作实际,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委扩大会,对照干部职工的建议和要求,结合调研阶段取得的成果,针对我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现将所党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和领导班子形成的重要共识

近年来,在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保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保持了我所水保科技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省水保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水保科研主业建设成绩斐然。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阻碍和制约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省水土保持科技中心,近年来,我所紧密跟踪国内外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前瞻性、战略性、方向性问题和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壤侵蚀规律研究、预测预报信息系统研究、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面源污染防治和防洪减灾机理研究等众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转化资金项目、江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项目在内的5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对不同类型侵蚀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治理开发措施与模式、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引种与开发等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南方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并取得一批先进成果。为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和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江西省乃至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水保科技改革创新取得突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公益性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要在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创新工作思路是关键。为此,我所确立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努力把科研做强、把服务拓宽”的工作思路。在科研课题建设方面,从深度和广度着眼,注重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在创新意、求特色、拓领域、高水平上下功夫,近几年陆续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转化资金项目、江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项目等重大课题获得立项;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力争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目标,抢占制高点,如建立的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无论其建设规模还是建设定位以及引进的试验设备,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根据自身实际,如引入的岗位竞争、课题竞争、择优而上的竞争制度,不仅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充分挖掘出了每个人的工作潜能,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一支年轻的优秀技术骨干队伍也逐步形成。

(三)水土保持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在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技推广的同时,我所还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先后承担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江西省2008-2012年建设规划》、《江西省水土保持网络监测规划》等多个全省性的水土保持规划,编制了《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一期工程效益评估报告》等多个报告,开展完成了江西省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为各级水行政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效果方面的数据支撑,提供了优质的科技咨询服务,派专家参与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情况”及“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调研等活动并编写考察、调研报告。为促进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水旱灾害,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承担完成的南昌市、赣州市、新余市和九江市等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各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规范城市开发建设行为,推进全省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水保科技服务成效明显提高。我所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在全国首批取得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和“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积极为生产建设单位提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设计、效益监测、科技咨询等技术服务,并逐步建立起了以各设区市(县)为纵线、以交通、电力、矿山等行业为横线的水保科技服务信息网。先后编制完成了《国电黄金埠发电厂新建工程水保方案》、《赣粤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等100余个涉及交通、水利、电力、矿山、房地产等行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的实现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五)职工工作生活待遇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想方设法、多方筹措,对办公大楼进行了装修,完善了空调、电脑、VOIP电话、职工餐厅等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对所大院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逐步建设成了园林式单位;安装了篮球场、购买了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利用党工团等组织职工进行野外拓展活动,调节了身心,又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程,特别是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并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是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水保科技发展新思路,努力实现水保科技创新新突破。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施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治水思路的提出,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保科技工作实践。在推进水保科研创新建设中,提出了“进一步凝练方向,确定重点研究内容,明确创新目标,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创新能力,以更新和引进先进设备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手段,以技术引进和推广为重点,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创新速度,以建立高水平的示范基地为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源泉”的水保科技发展创新新思路。

二是注重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水保科技发展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水保科技发展体制与机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进一步提升我所科技创新能力,激发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开拓创业的潜能和动力,就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的步伐,探索“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科技管理机制,切实消除制约我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三是注重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水保科技工作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水平。作为我省水保科技中心,要以为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行业部门以及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从加强技术成果质量和科技服务管理入手,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确保我所技术服务成果质量和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

四是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水保科技创新团队为使水土保持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把我所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水保科研院所目标的新需求,我们就必须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影响我所改革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为重点,制定“引进高技术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培养人才梯队、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加强年轻科研骨干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快建立起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扎根水土保持战线并具有很强综合实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突击队和先锋队的作用。

二、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分析总结过程中,所党支部认真查找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体来看,近年来所党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重视,态度坚定,行动积极,措施得力,效果比较明显。但对照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严格衡量,还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发展思路不够明晰。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水保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不够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保所的又好又快发展。由于科技经费不足等原因,当前投入主要在科技服务上,而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科技推广上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制约了水土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一是科技投入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水保所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科研项目的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态方面,水土保持科技成果相对于其他行业难于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而水土保持科研事业又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事业,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够支撑水土保持科研。然而,长期以来,水土保持行业在社会中地位不高,加之上级下拨给水保所的科研、事业经费有限,难以满足课题研究和科技推广所需经费的要求,致使众多研究尚停留在应用研究水平而无法深入,大规模的成果推广和应用缺乏启动资金,经费问题成为制约水保所科研发展的瓶颈。二是科研基础设施薄弱。目前,配套设施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加上基建经费渠道不畅,单位经费周转困难,自筹能力弱,导致野外试验自动化设施和科研工作室内网络化、多媒体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要求;此外,科研仪器设备还十分缺乏,且多数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有些必备的分析测试仪器尚未能配足或更新改造,以至涉及高新技术的科研项目难以开展,严重影响到科技成果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科技创新手段不够丰富。第一是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我所开展科研试验的仪器设备及网络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3S”空间信息技术、水土流失自动监测系统等先进技术还没有广泛得到应用,系统采集影响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数据还尚需时日,与把我所打造成全国一流水保科研院所的目标还有明显差距;第二是缺乏争取重大项目、开展重大试验、提升成果质量的基础平台:主要体现在缺乏有经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缺乏广泛系统的科研试验基地和缺乏开展科研试验的先进技术设备;第三是没有建立创新团队:由于水保所建所时间较短,人员编制少以及长期以来科技投入的不足,使得科技人员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工作压力大,导致人才流动频繁,人才队伍无法满足科技工作需求。到目前为止,我所目前的职工总数已不能同时满足科研推广和科技服务的实际工作要求,特别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没有建立创新团队。

(三)科技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一是人才队伍培养手段还不够丰富。近年来,我所虽然加大了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才队伍培养的手段还较单一,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都比较缺乏。二是没有建立起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的发展让我们明显感觉到,科技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已跟不上我所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缺乏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四)科技管理有待于规范。2007年止,我所大部分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运行方式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制订出台的,特别是《科研管理科工作量考核制度》、《岗位目标责任制》、《实验室管理制度》、《外业人员补助的暂行规定》和《档案管理制度》等涉及到科研推广项目的管理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制度的缺失和我所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种矛盾,近期虽出台制订了的一些新制度,但这些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这些问题对推动我所的科技管理工作上台阶、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人才队伍的培养有待于加强。由于受人才流动快、引进人才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所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虽然近年来我所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对现有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养方面还不够系统,学历培养还没有完全形成制度,在开展职工理论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奉献精神教育、爱所敬业教育,加强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方面,还没有建立起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新型人才管理机制。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要继续抓好“一条”主线工作,进一步加快科研创新步伐“一条”主线即为水保科研创新这条主线。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紧紧围绕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努力为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和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为江西省乃至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我所的立所之本。我省依然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点多、面广、强度大。在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的实践过程中,还有不少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需求,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基础理论、监测评价、技术推广和技术标准四大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水保科研技术创新步伐,努力实现水土保持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

二是要从强化“二项”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力度。“二项”管理即技术成果质量和科技服务管理。针对目前在为生产建设单位提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程设计、效益监测、科技咨询等技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编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制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土保持监测质量认定体系,确保技术报告的质量。同时建立项目技术总结后评估制度,实现技术共享,提高技术报告编制水平。确保我所编制的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质量和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

三是要切实加强“三项”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为政府部门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所干部职工服务的职能。紧紧围绕我省水土保持中心工作,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积极主动为省水利厅和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土保持机构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监测预报、生态修复、面源污染控制、建设美好家园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开发建设项目业主做好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制、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为所内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探索具有我所特色的水保科技文化,营造爱所敬业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努力开拓“四个”市场,进一步夯实我所发展的基础。要把我所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保科研院所,需要一流的科研成果做支撑,而一流的成果离不开科研人才、科研平台等基础建设。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我所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方面业已取得的成果,努力拓宽水土保持监测服务领域,利用正在申请成立的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并依托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和临川云山苗圃基地,组织开展水土保持植物经销、绿化工程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施工等项目服务,为把我所做强做大积蓄力量,夯实基础。

五是要加强“五大”建设,进一步推进一流科研院所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构建一支技术创新团队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由固定人员、聘用人员、兼职人员等组成的创新团队,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二是加强学科发展建设,要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目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通过聘请水土保持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为水土保持科研选题、重大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等工作提供指导等措施来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三是加强科研设施的条件建设,重点要抓好江西省水土保持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土保持科技园建设、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和水土保持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迈入国内一流水保科研机构行列。制定和实施关于水土保持科技人才流动、分配、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健全和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切实消除制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五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要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方面要有新的作为,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探索适合我所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方式、新举措、新氛围。

                                             2008715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