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高标准打造现代化管理江西样板
阅读量: 来源: 时间:2024-02-07

图片

峡江水利枢纽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供图

图片

俯瞰同江电排站   江西省水投江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图片

通过VR培训系统开展设备检修培训 石珊珊 摄

图片

数字峡江水利枢纽电排站自控系统 石珊珊 摄

一尘不染的启闭设备,标识清晰的巡查路线,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教—学—练—考—评”一体化的VR(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走进赣江岸边的同江电排站,现代化管理给这座峡江库区最大排涝泵站带来的新气象随处可见。
近期,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16处灌排泵站名单,同江电排站成功入选,成为江西省首批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水利工程。
同江电排站在工程运行管理上取得巨大成效,是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峡管局)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省峡管局以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为两大抓手,构建起了系统完整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并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工程管理,逐步实现了“工程安全运行、效益持续发挥、环境整洁美观”的长效管理目标,高质量打造了灌排泵站现代化管理的江西样板。

先行先试,精品工程探索现代化管理之路

峡江,因千里赣江最狭处得名。坐落在赣江最窄处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于江面之上,为百姓安居乐业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时针拨回到20171224日,历时8年建设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在这一天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99.22亿元,控制着赣江77%的流域面积。从前期规划到竣工验收,工程承载着赣鄱儿女沉甸甸的梦想与期待。
  2009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开工后,建设者秉承着建设优质工程的理念奋力拼搏,取得了两年完成截流、3年通航、6年完成主体建设的喜人成绩,实现了“进度提前、质量优良、投资可控、安全生产无事故、移民与工程建设同步”的目标。工程先后荣获大禹奖、鲁班奖、詹天佑奖,成为江西首个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国家级奖项“大满贯”的水利工程。
工程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赣江中下游两岸的防洪标准,使下游南昌市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与此同时,在发电、航运、抗旱、生态与水资源调配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效益。“在2019年、2020年洪水防御和2022年旱情应对过程中,峡江水利枢纽都发挥了巨大的效益,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丰产丰收。”峡管局副局长朱爱如说。
工程不是建好就行,关键要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如何管好这座江西已投运的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2017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按照“工程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要一开始就实行工程管理标准化,让标准成为习惯、让管理合乎标准”的要求,开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全新探索和实践。

因地制宜,标准化管理落地见效

什么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这在当时是一个新概念,没有经验可供参考。
对于地处内陆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来说,还有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探索出一条符合工程运行管理实际需求的管理模式。
“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我们按照省水利厅‘六步法’来推进标准化管理。”峡管局库区工程管理处负责人付鹏介绍。所谓“六步法”,即理清管理事项,做到任务清晰;确定管理目标,做到目标清晰;规范管理程序,做到流程清晰;科学定员定岗,做到合理分工;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严格考核评价,促进管理升级。
峡管局成立标准化管理创建领导小组,通过实施优化组织设计和人员队伍、健全管理流程制度体系、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强化管理监督机制等有力举措,“六步法”这套符合江西水利工程管理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法,在峡江水利枢纽快速稳妥推行。
“通过推行标准化管理,我们实现了工程管理岗位到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监督到人,工作管理流程化、程序化及可追溯化,做到了管理事项清晰、标准明确、程序规范、定岗定员科学、奖惩激励有效。”付鹏说。
探索实施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管养分离”,也是峡管局将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的一个缩影。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峡管局将枢纽大坝、库区防护工程运行维护任务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业化服务公司,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022年初,通过公开招标,峡管局将峡江库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任务委托给江西省水投江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我们进一步统一了工作流程规范,优化电排站巡查检查、机电设备维护养护、工程运行调度、防汛应急抢险、问题隐患处置等50余项工作流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执行有力,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流程闭环化管理。”江西省水投江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杰介绍。

技术驱动,信息化管理亮点频现

作为一家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公司,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数字化理念改造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思维,是江河信息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可以总结为‘1234’模式,即1个平台、2个标准、3项能力、4种技术。”江河信息公司峡江项目部负责人辛星介绍。以“1个平台”为例,利用数字孪生峡江先行先试建设成果,江河信息公司搭建了峡江库区综合管理平台作为统一应用门户,实现用户统一管理、统一授权和统一身份认证,将已有应用与新建应用整合到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同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水情工情监测、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巡查巡检、工程运行调度、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依托平台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显著提升了工程运行管理效率和精准率。
与此同时,通过实行数据标准化、流程标准化“2个标准”,提升职工组织管理能力、维修养护能力和事件响应能力“3项能力”,应用数据中台、5G+北斗、知识库、设备在线安全监测技术等“4种技术”,江河信息公司将业务需求与管理创新、新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针对工程运行安全这一关键问题,我们在水泵机组电机驱动端、非驱动端、轴承、叶轮外壳等关键部位布设振动、摆动传感器,实现机组安全状态在线监测。”辛星介绍。目前,这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设备故障实时自主诊断,还可以对机组健康状态进行多维度评估。
“信息化手段赋能工程管理,让问题能够被早发现、早处理,显著提升管理效率。”江河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傅韬说。
VR技术也被创造性地运用到职工培训和考核中。在同江电排站培训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头戴VR设备,手持具有位置追踪与定位技术的仿真手进行水泵检修培训。只见随着工作人员操纵仿真手,屏幕上的检修车间内,吊机缓缓将水泵放在地面,工作人员随即开始模拟检修工作。
“我们利用数据底板三维建模成果,依托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一比一还原真实的工程巡检、险情处置、设备维修等工程运行管护重点业务场景,使人员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交互虚拟环境,提升培训效果。”辛星说。
从工程建设期间的国家级奖项“大满贯”,到如今运行期间打造灌排泵站现代化管理样板,峡江水利人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将继续积极加强现代化管理的实践运用,进一步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朱爱如语气坚定。
作者:石珊珊 杨义良 邱彬倩
来源:中国水利报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微信公众号